•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EN Menu
    小埃论药
    转载 | 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开启,在世界难题面前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动脉网 时间:Jun,2022 浏览次数:2304次

    2022年6月14日-18日,由动脉网主办的“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与大家在云端如期相会。这是第一次采用全线上举办的100强大会,是我们开启的全新尝试,更是我们面对国内疫情严峻下的勇敢抉择。

     

    本届大会以“中国故事”为主题,从政策导向、技术前沿、资本视角、产业创新、市场需求五个维度解析医健产业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创新健康医疗产业变革,汇聚产业核心力量,打造医健全产业链交流对接平台。

     

    首日,“中国故事”趋势峰会涵盖“世界难题与未来医疗”、“创新的土壤”、“In China for Global”三大板块。以下为动脉网整理的14日主论坛嘉宾演讲观点精华:

     


    世界难题与未来医疗

    截图-20220616202626

    蛋黄科技创始人 李大韬

     

    对于创业者、企业家而言,今年最重要的命题也许是理解、接纳外部变化。蛋黄科技创始人李大韬分享了团队对产业变革的共识和实践,相信新范式、相信这片土地的自我调整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体系化研究框架,梳理新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内在变化。站在当下的起点向两端出发,一端是从现在重返过去寻找答案,一端是告别现在踏入未来,借鉴历史、馈赠未来。相信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不仅会创造单纯意义上的商业成功,更会以其独特的管理实践成果,为全球性的共同难题提供我们自己的方案。

     

    截图-20220616202647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健康创新与合作负责人) 徐福洁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健康创新与合作负责人)徐福洁发表题为《全球公共卫生当前面临的五大挑战》的主题演讲。她指出,目前全球公共卫生正面临商业市场失灵和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全球疾病负担严峻、如何提升全球卫生产品的可及性、如何提升风险意识和平衡轻重缓急以及如何吸引高端人才通过创新解决全球卫生问题等五大挑战。而盖茨基金会的愿景是让所有人都过上健康、富有成效的生活,让所有的生命价值平等。盖茨基金会的理念是通过催化式慈善,与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合作,为贫困人群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截图-20220616202715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吴息凤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息凤发表了题为《数智赋能的公共卫生研究》的主题演讲。她指出,数字赋能的大型人群队列是临床医学、转化医学和新时代公共卫生研究的核心支撑。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研究在传染病、慢性病防控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基于大数据还可以开展膳食和运动与癌症的关系研究、创新临床检测技术研究、全方位整合风险模型循证人工智能工具、环境与健康研究、老龄化挑战应对、心理认知与行为健康研究、基于个人健康画像的多角度干预等工作,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创新的土壤

    专家对话:新药研发国际实践与中国经验

     

    截图-20220616202901

    主持:FDA专家学会理事长、原FDA高级审评官员、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医药董事长 杜涛

    嘉宾:原CDE首席科学家、SDIC首席科学家、荣昌生物CMO 何如意,原FDA审评主管及分部主任、君实生物CEO 李宁

     

    CDE近年出台了许多推动中国创新医药发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新药研发和沟通交流的相关政策,含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有条件批准、优先审评等。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这些政策大大缩短了创新药的审评审批进程。此外,中国加入ICH后,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真正融入国际社会认可的监管体系中,助推了创新药企的国际化。但真正想要进入美国这样的国际市场,要充分考虑FDA指南中的技术要求和临床要求。以及要明确审批的最终决策权属于FDA的审评团队,不要盲目轻信其他的各类专家顾问委员会。另外,不论是PD-1还是其他在美国做临床研究的产品,应该尽早进行沟通交流以明确项目走向。

     

    中国新药IND申报和临床试验数量从2016年起开始大幅增加,不仅集中在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CAR-T、双抗、基因治疗、mRNA技术研究等都有明显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研发尚处于一个打基础的阶段,“Follow up”可以降低研发风险,提高研发成功率。未来五年将可能看到一批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Me only”药物出现。另外,“Me too”做好了一样可以超越“FIC”,重点在于想要国际化,中国创新药企一定要在某一领域有足够优势,吸引合作伙伴。同时,“Me only”也一定要做,创新药企业必须有真正的创新,去满足未被满足的需求,填补市场空缺。国际化最好是别人能够主动接受,而不是去排挤别人,这是一个核心原则。

     

    截图-20220616202840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鄂维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发表题为《AI4S为生物计算带来的新机遇》的演讲。他指出,AI for Science是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可以系统性地解决科学原理的工程化问题。其本质是用AI先学习底层的科学原理,再进一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AI for Science可以帮助解决药物发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如药物和靶点亲和力评估。其中Uni-序列是可以重塑早期药物研发流程的基本工具。总体来看,AI for Science将通过研发智能化、自动化重塑药物研发流程,未来将紧密融入更多生物计算领域。

     

    截图-20220616202922

    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IAPR/AIMBE Fellow 蒋田仔

     

    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IAPR/AIMBE Fellow蒋田仔带来《人工智能与脑健康: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从人工智能与脑健康融合发展概况、人工智能与脑功能保护、脑网络组图谱引导的脑疾病精准诊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未来应用的展望等方面做了分享。他指出,当前神经系统疾病诊疗面临脑功能监护、成像、分析等多重挑战。AI+脑功能诊疗系列脑功能监护系列创新医疗器械、多模态智能化脑功能评价、脑网络组图谱引导的脑疾病精准诊疗等“脑科学+人工智能”研究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截图-20220616202955

    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 许田

     

    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发表了题为《当生物医学遇到人工智能——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自己从耶鲁大学到西湖大学的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尝试。其中,他主创的罗斯博格转化器孵化出四家人工智能公司,其中一家是全球首家智能药物研发公司,另外三家分别拥有世界首款手持式超声仪、可移动核磁共振仪、蛋白质测序仪。西湖大学许田实验室则专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计量和意识的神经生物基础研究,希望在收获研究突破的同时,为未来生物医药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启发。

     

    截图-20220616203016

    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 陈国强

     

    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发表题为《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演讲。他从合成生物学的概念、产业图景、技术概览、应用领域、未来畅想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绍。他指出,合成生物学细分领域涌现了大量代表性公司,将对全球社会经济产生持续而长远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合成生物学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业生物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此外,合成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医学植入材料、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改善环境等。我国工业生物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NGIB)可使我国生物制造替代化工制造更具成本优势,实现绿水青山指日可待。

     

    大咖圆桌:投资未来医疗,怎样支持世界级创新企业的出现?

     

    截图-20220616203034

    主持: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 孙琦

    嘉宾: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洪坦、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胡旭波、红杉中国合伙人 杨云霞、经纬创投合伙人 喻志云、华盖医疗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 张翼

     

    世界级企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构建,需要能够融入全球化的生态体系、具有世界范围的技术领先优势、打造世界级的人才团队、适应全球化的商业文化、要敢为人先技术可及、取得世界级的商业化成功。所有能够有机会去做引领者的公司,首先它们都是积攒了足够强的势能跟动能,只是有些时候是作为一体在积攒,有些时候是在不同的角落在各自积攒能量,厚积薄发。

     

    但目前中国的世界级创新企业还远远不够,这也给了投资机构支持和帮助中国的世界级创新企业和产品的巨大动力。对此,投资机构需要不断地打造自身支持创新的能力,如投后服务、增值服务等全方位支持。投资世界级创新项目其实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扶持世界级的创新一方面需要投资机构的勇气,另一方面更需要投资机构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包括资金实力。同时,创投机构也非常期待国家的政策会有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再者,要在能力基础上,有支持创新的意识。政策是国家的举措,创新是企业的责任,而支持创新尤其是世界级创新企业,是一线投资机构的使命。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综合商务成本正在上升。中国制造在全球高歌猛进,所倚仗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失去,而技术优势尚未完全建立。同时企业全球化遭遇挑战,全球性外需紧缩,中国唯有创新和改革,才能走出现在的困境。如何破局?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而对于现阶段的企业估值骤降、投资环境趋冷的情况,虽然短期内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回暖,但对于未来的十年来讲,现在不外乎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阶段,遇到好的投资机会仍然要积极布局。

     


    In China for Global

     截图-20220616203118

    泰格医药联席总裁 吴灏

     

    泰格医药联席总裁吴灏发表题为《中国临床CRO的国际化战略考虑》主题演讲。他指出,预计未来2-3年中国临床试验数量增长趋势向好。中国创新药企正在走向全球,并得到了海外监管机构的认可,由中国药企发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量也在持续增长。随着这个趋势,临床CRO也要采取国际化战略,提升竞争力。泰格医药作为中国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临床CRO企业,采取了赋能中国客户走出去、服务海外各国的当地创新企业和项目、提升国际地位成为真正的全球化CRO的国际化三步走战略。同时,吴灏也分享了泰格全球临床业务的未来增长策略和未来考量。

     

    截图-20220616203159

    药明生物新药研发服务部副总裁 王卓智

     

    药明生物新药研发服务部副总裁王卓智发表题为《多靶点生物药的创新和国际化》演讲。他指出多靶点生物药是大势所趋,并以抗体药物偶联物、多特异抗体和CAR-T为例,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全球研发概况、市场分析和未来趋势。此外,王博士还介绍了药明生物的相应技术平台:WuXiBody双特异抗体平台可以赋能客户从立项快速进入临床开发,SDArBody平台赋能多特异抗体项目。另外,具备一体化功能、超强执行力和符合国际标准的CRDMO可以帮助各类创新药企加速创新和国际化。

     

    对话:数字化引领医疗科技,全球化创赢国际市场

     

    截图-20220616203212

    普瑞纯证CEO 孟竹

     

    截图-20220616203226

    华大集团副总裁、华大集团国际发展中心执行总裁 李宁

     

    普瑞纯证CEO孟竹在对话开始前,分享了全球医疗市场及科研趋势,中国医械企业出海行业痛点以及普瑞纯证的全球数字化CRO解决方案。对话环节邀请到华大集团副总裁、华大集团国际发展中心执行总裁李宁,共同探讨全球市场上的中国巨人。李宁表示,在普瑞纯证的技术和全球合作伙伴数据库支持下,华大基因在全球各地的资质法规和报证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本地化生态融入及构建进程得以加快。随后孟竹补充道,医械产业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医械产业的合规数字化升级也刻不容缓,并分享了普瑞纯证世界领先的全球法规智能平台的构建之路。

     

    截图-20220616203240

    微创®机器人执行董事兼总裁 何超

     

    微创®机器人执行董事兼总裁何超发表题为《手术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他分享了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历史沿革、分类以及产业、技术趋势和政策环境。其中,降低手术创伤、超越生理极限、医学信息融合的技术趋势,自动手术的终极目标。据何超介绍,微创®机器人覆盖了五大快速增长的手术机器人黄金赛道,包括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目前,微创®机器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商业化组建经验丰富的团队并精心规划市场推广策略,总体定位于服务全球市场并已建立相应布局。

     

    截图-20220616203255

    碧迪医疗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 姜崴

     

    碧迪医疗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姜崴发表题为《创新质惠中国,服务全球医患》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未满足需求、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和人才优势是中国医疗创新的四大驱动力。同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高速增长,中国创新模式正从“Me too”向“Best in class”和“First in class”演变,本土创新产品上市加速,这些产品正从“中国第一”升级为“世界第一”。其中,体外诊断、心血管和外科手术是PE/VC投资的热点领域。虽然医疗器械整体发展仍面临市场拥挤、医疗支出控制、资本市场不确定等一系列挑战,但未来中国医疗行业将不断成熟化、创新化,并将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显著影响。

     

    截图-20220616203312

    传奇生物产品开发平台副总裁 武术

     

    传奇生物产品开发平台副总裁武术发表了题为《中国创新,服务全球——首款细胞治疗创新药“出海”启示》的主题演讲。他分享了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高开发难度以及国内细胞治疗企业不同的共赢合作模式。基于高度未被满足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需求,传奇生物应用了灵活的临床研究策略,开发了创新的多表位靶点设计,并和合作伙伴杨森开发全球市场,建立了强健且可扩展的全球细胞供应网络,加速公司成长。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以及市场不确定的可支付能力,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创新和突破,但同时,中国监管制度的创新也加速了临床研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创新和突破的土壤。

     

    截图-20220616203328

    百图生科联合创始人、CEO 刘维

     

    百图生科联合创始人、CEO刘维发表了题为《多快好省:生物计算引擎驱动的药物研发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了对于生物计算引擎驱动下的药物研发时代的展望,生物计算引擎如何赋能药物研发行业,以及可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其中,生物计算引擎能力支持高效建模,从而实现大面积的并行预测,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最优解并进行高通量验证,提高新药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有助于实现药物构建性能高于平均水平,真正做到“多、快、好、省”。未来一段时间,百图生科还将公布新一期的卓越开发者计划,推动更多的“FIC”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效率发展。

     

    对话:中国药企出海东南亚的创新之路

     

    截图-20220616203403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戚飞(图左),Etana CEO Nathan Tirtana

     

    药企出海除了传统的欧美核心市场之外,其实还有一条很重要的通路,就是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新兴市场,其中东南亚是最重要的第一站。君联资本从2019年开始关注东南亚市场,并在2020年完成对印尼生物制药公司Etana的投资。东南亚医疗健康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以印尼为例,十年前印尼才刚刚拥有医保,这极大促进了百姓去公立医院就医,也迅速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由于医生群体对创新药物、创新疗法的认识尚不够充分,因此优质医疗服务需求量大,但供给量小,市场有待教育。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市场一直缺少中高端医疗服务,很多产品亟待升级,所以政府对于本土医药企业进行了大力鼓励和扶持。

     

    但从创新角度来看,印尼更像是处于二十年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尤其像肿瘤市场,仍是一片未被开垦的领域。东南亚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很可能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的必争之地,印尼更是不可错过。而想要出海东南亚,首先需要处理好与卫生部、药监局等一系列政府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医生的关系。除市场准入相关能力外,还应具备过硬的生产和销售能力。2021年Etana与信达生物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更多的肿瘤、疫苗领域的中国创新企业合作伙伴,以期实现互惠共赢。

    友情链接: